来源: 新华社 2022-09-26 15:25:32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十三届全国政协第66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3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他强调,人才是引领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立足国情,坚持改革创新,走中国特色涉农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培养造就更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各类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11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126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平台上发表意见。大家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围绕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做了扎实工作,为乡村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涉农职业教育招不来、下不去、留不住、用不好等问题仍然突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不适应,与我国农业基础性地位不匹配。
委员们建议,要落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督促地方各级政府真正把培养“三农”人才摆在重要工作议程,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出台能落地、可考核的支持政策,新一轮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示范县建设要向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及边远地区倾斜。要完善各类涉农职业院校布局,鼓励把高职办到县城。要优化涉农专业设置,面向市场设专业,增加农技推广、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电商物流、乡村旅游等适用专业招生规模,提高供需两端匹配度。要创新教学培训方式,注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灵活采取田间课堂、农闲进修等多种方式,把知识技能送到家门口、送到生产一线。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质量第一、专兼结合,吸引更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到涉农职业院校任教,鼓励把实践经验丰富的“土专家”充实到教师队伍中。要提高“三农”人才社会地位和相应待遇,增强荣誉感、获得感。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李斌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作主题发言。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韩鲁佳、孙东生、李冬玉、郭跃进、王桂英、王绚、苏华、张玉清和专家学者张义珍、方乃纯发言。教育部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人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负责人参与协商交流。
一场跨越山川的“同向奔赴” 1500颗“石榴籽”首都研学收获了什么?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提升耕地数量质量,国务院常务会议有新部署
坚定信心 细致部署 指明方向 奋力开启“十五五”新局面
国家网信办:共有13516个公众账号加注红“V”标识
国家网信办持续深入推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持证亮牌”工程
新华视评|转转转!找人工客服不能难于“西天取经”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贺兰山下种出“紫色梦想”——把地方特色产业做优做强之四
在这个问题上,美西方国家态度首次发生重大分裂
在革命性锻造中铸牢政治忠诚 全力以赴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全国多地有大到暴雨